年上半年,比票房下滑更让人揪心的是观影人次和场均收益的双双下滑,并且下滑的幅度要超过票房(相比年上半年,票房下降了12%,观影人次下降15%,场均票房下降16%。)。
这也成了行业人士焦虑的关键。观影人次下滑是场均票房下滑的决定因素,而场均票房下滑也直接导致了单店效益的下滑。你看,影院能否生存,看的就是这两个因素。所以,从数据上来看,确实无法让行业人士平静。
01
可看可不看,
那还是不看了吧
从近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国人对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接受程度是越来越高的,以至于电影成为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然而,若是从细分时间段去对比,当前受众对电影的接受程度是在下降的。
下表是年和年档期人次和上半年月观影人次的对比。
从中可以看出,年除了暑期档,档期人次大都高于年,而月观影人次却普遍低于年。即便是有春节档的2月份,两者之间相差也仅有万,要知道春节档可是比年高出万人次的。可见,年人们都在节假日看一下电影,平时不太去了。
这不是一种好现象。假如一户人家只有在逢年过节买块肉享受一下而平时只吃素,那么这户人家日子过得比较紧。
电影也一样,只有在节假日走进影院,那么就意味着民众的电影消费力是在下降的。
这和宏观环境不无关系。当前的经济大环境并不乐观,“三驾马车”中外贸受阻,除了抗疫物资外,其他行业普遍在下行。而同为“三架马车”之一的消费,也未能抵消外贸的下滑。所以才有了国务院召开的多次促进消费常务会议。从全国层面来讲,促消费是提得最多的话题。大环境如此,所以影院的消费不上去也不奇怪。
民众收入预期降低,年轻人都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消费观,很多不必要的消费能省则省。至于电影,当然还是喜欢的。怎么办呢?节假日去潇洒一下,实在想看的电影去看一下,至于可看不可看的,那还是不看了吧。毕竟喜欢以观影作为主要娱乐方式的人,大多数都是收入不高的平民百姓。
02
中国特色的文化消费
事实上,观影人次增长停滞不是现在才出现的问题,年之后就开始出现了。-年人均观影频次基本维持在1.2次。
电影在历史上曾经拥有过的巨大优势和市场空间,然而电视、流媒体等多种视听娱乐形式的出现,让影院不在具有独家优势,移动互联网上的花花世界更让人着迷。
坦白而言,这些视听形式不能取代影院,但是分流是必然的,这一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变革,我们不能抛开这一事实和规律。疫情一来,让这种现象越加明显。但这并非是主要的原因。
也有不少行业人士将观影人次的下滑归结于没有好的影片,这也是伪命题。影片的好和不好均是相对的。
如果我们跳出电影去看问题,就能发现观影人次低迷的根本原因。
曾经有一个导演发文感慨:“观众愿花30块钱买奶茶,却不愿意花同样的钱去看电影。”
这和当下的情况何其相似。当前国民消费比较低迷,但是在食品、保健、健身方面消费有增无减。很多人都说:“经过疫情,我深刻感受到健康第一,今后只买需要的东西,省下钱投资绿色饮食和健身。”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国民众的精神文化消费还未达到一定境界。
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美元以下,居民消费主要以物质消费为主;超过美元,国民精神文化消费会出现井喷式增长;超过0美元,国民精神文化消费会出现倍增性高涨;而超过美元时,精神文化消费暴涨会导致国民消费结构出现革命性升级。
但是这种国际经验,对我国却不适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年的人均GDP超过美元。然而,居民的文化消费并未出现“井喷”和“倍增”。
小编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人文发展研究与评价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亚南在研究了《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检测报告()》两部文化蓝皮书和《中国人民生活发展指数检测报告()》、《中国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两部民生指数报告的诸多方面后表示:国内精神文化消费从未高涨。
上图是小编从“掌上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