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主义」为GymSquare的健康食品专栏,观察健康食物、饮品,到运动营养新趋势,从食品本源梳理健康脉络。
作者/晟杰
编辑/GymSquare编辑部
增肌粉、健肌粉等桶装蛋白粉,是过去10年在健身者中占据半壁江山的营养品,但当健身方式不再只有肌肉健美后,传统健身补剂已不再是年轻人的唯一选择。
比如上架在「全家」、「罗森」的蛋白棒、以及有蛋白粉做了单次剂量独立包装,并提供胶囊回收以环保再利用,让摄取蛋白质更加轻巧时尚。与此同时,从睡眠健康再到定制化维生素补充,还有口服玻尿酸等口服美容产品,也成为一部分年轻人的功能性营养补充需要。
以至很多国产补剂老字号,也在今天迎来了一轮产品到品牌的迭代。包含了与蔡徐坤合作,要做新潮功能性补剂的「汤臣倍健」,以及刚刚签约石智勇,正在把产品线拓宽到大众的「肌肉科技」等。
对于健身者,未来将不只有「健身补剂」这一种说法,因为补充营养,正在迈向范围更大的健康生活方式。
■来源:恒天然
这一系列变化的开始,来自健身运动行为趋于多元。
对应的营养补充需求也不再只限减肥增肌。可能是类似nood的高端健身房餐吧,涵盖了「抗氧化」、「加维C」、「补能量」等不同功能性品类奶昔。
甚至就像咖啡之于健身者,不止于一杯咖啡因本身的刺激作用,也带来了健身者在精神层面依赖的仪式感。
可以预见的是,类似的趋势将演变为一场面向大众的健康营养教育,营养补充的这片蓝海有无限的增量空间。
多元的健身行为,
多元的营养补充方式
受肌肉健美文化崛起影响,多用于补充蛋白、增长肌肉的健身补剂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但却很少跨出传统补剂圈层。
健身营养品的战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属桶装蛋白粉。根据欧瑞之前的分析数据,早在年,国内运动营养品中蛋白产品就占到91.9%,而单是蛋白粉就占到93.2%
但事情在今天发生了变化,年轻人的营养补充方式正变得多元化,现象背后来自健身行为拓宽。
他们可能是面对体能赛,经历心肺功能、耐力、爆发力等多种体能考验,就像最早在体能馆出名的能量棒RXBar,用无添加的能量棒吸纳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