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饮食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普通上班族究竟为什么要好好吃饭睡觉运
TUhjnbcbe - 2024/12/22 17:25: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0/content_20138669.htm

今日分享

长期的适度自律,搭配适度地自由享受,才是饮食最佳的打开方式。比如你摄入的80%的食物都是健康且高效的,那剩下的20%可以是你喜欢的任何食物,只要分量控制得当。减少睡眠而多出来的时间,未必能够拥有足够的思维和体能状态去持久地做好什么。精力管理就是知道自己当下在如何生活,知道自己最终想要如何生活。

注意力是网络时代的稀缺资源,如果想要在各种信息的冲击中保持自我的知觉与理性的判断,或在经历岁月后还能保持充足的精力与勇气去追随热爱的事情,就必须留心去保护我们原本就有限的时间与能量。

作者:睡午觉的猫儿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精力管理。

似乎说到精力管理这个词,就免不了想到时间管理,有节制的人生、自律而规律的生活,以及或许很快就可以逆袭人生的希望。

而事实上,作为80%的普通人中继续普通的我们,终其一生也未必也未必会有真正的“所谓逆袭”,或者实现赚个万的小目标。

可是,即便如此,即便或许我们的一生都注定平凡,那是否意味就着我们再也没有必要去费心思了解自己的精力状况,并且对之进行管理?

而正是在这个所有商家都在拼命用尽一切方式夺取我们注意力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在这个鸡汤与干货盛行鼓动所有人热血起来不要平庸的时候,我们才更需要留心去保护我们原本就有限的时间与能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各种信息的冲击中保持自我的知觉与理性的判断,才能更笃定自己的选择,才能更信任自己的力量。

01、精力管理是什么?

于我而言,精力管理并不是干货也不是鸡汤。它首先而是一门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与理解,然后是一种自我知觉,一种可以也应该持续一生的自我意识:

我们是否能够有清醒的觉察,能够留意自己的能量摄入,留意自己的精力消耗。我们能够尽力在大部分清醒的时间里地保持自己身体、思维、精神、情感的精力状态,持续地寻找或者投入到自己在意的事情中。而不仅仅只是按照惯性生活。

《精力管理》一书里说,“从生理的角度看,精力来源于氧气和血糖的化学反应。从实际生活来看,精力储备取决于我们的呼吸、进食的内容与时间,睡眠的长短与质量、白天间歇恢复的程度以及身体的健康程度。”

所以,把“精力管理”(这里侧重于讲身体的精力,思维、情感、精神精力我们之后再讲)放到我们日常每一天的生活中,那就是呼吸、饮食、睡眠以及运动。

02、为什么我们要好好吃饭、睡觉、运动、读书、冥想冥想

《精力管理》里说,“生命中最重要的节奏常常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尤其是呼吸和进食。延长呼吸时间有利于精力的恢复,也是健康的终极脉动。”

如果说饮食还算比较容易被注意到,那么呼吸与精力之间的关系几乎是被大部分人所忽视。

常常做瑜伽的人会知道,瑜伽从调整呼吸唤醒身体的热量开始,最终也以调整呼吸完成全身的放松而结束。

平静、有深度、有节奏地呼吸可以激活身体的能量,也能带来放松、平和与宁静。

所以,那么多人在说冥想或者坐享确实是有道理所在。如果我们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也愿意在瑜伽中体会呼吸带给人的不一样的感受,那么坐享/冥想几乎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

刚起床的清晨或者下班回家后的时间,又或者睡前,找一个不吵闹的地方,躺卧或者盘坐,闭上双眼,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深深的呼,深深的吸。

不用以为冥想一定是要思考或者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本身,就是一件足够有难度、有意义且有回报的事情。

每天15分钟专注于自己呼吸的冥想,如果你常常觉得很累,不妨试试看。

饮食

我们体力的第二个重要来源就是食物。可即使是那样日常的一件事情,也未必表示我们在以相对更有利于精力恢复的方式进行。

比如,有些人常年喊着减肥,也常年用节食的方式期望体重能降下来。且不说体重是否真的能降下来,也不说体重降下来是否就等于身材更好。

仅说饥饿的状态代价就是对我们日常精力的必然损耗——我们将无法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糖原转化为能量。

在饥饿的情况下,除了食物之外很难有其他事情能吸引我们的注意。我们的精力会更容易集中到食物上,而不是其他。

对于饮食,《精力管理》给出了3个建议:吃适当的食物(血糖指数低、低热量、高营养的食物)以适当的频率(少量多餐,每天吃5-6顿)吃适当的份量(6、7分饱,既不过饱也不过分饥饿)

看似简单,却并不容易做到。因为更常见的方式,是我们就按照自己长大的方式生活——读书、饮食、睡眠。

年纪小的时候随着家人的习惯而饮食,成年之后随着社会里上班族的习惯进行饮食(餐厅或者外卖或者快餐)。

所以,我们常常吃低营养高热量的快餐,并被其“美味”所持续吸引。所以我们常常吃到过饱,以至于下午总是瞌睡连连。即便我们忧心过饮食与体重的关系,在了解精力管理之前,或许也从未真的思考过饮食与精力的关系。

要保持精力,我们需要对自己的饮食有所思考、有所节制和有所挑选。这并不表示我们需要对饮食有多么不近人情的控制。

事实上,长期的适度自律,搭配适度地自由享受,才是饮食的最佳的打开方式。

因为根据“80/20”原则:“如果你摄入的80%的食物都是健康且高效的,那剩下的20%可以是你喜欢的任何食物,只要分量控制得当。”

睡眠

除了进食和呼吸之外,睡眠就是我们最重要的精力恢复来源。

尽管睡眠也是我们每一天的日常,我们或许也未必真的了解睡眠的原理。(今天篇幅有限,不展开,下次单独说。)

我们最常见的想法是:持续加班之后只有狂睡才能将能量补充回来。当我们热血沸腾的时候,就希望自己应该24小时能量满满,觉得睡觉根本是浪费时间,应该尽可能缩短。

包括尝试早起的人,或许很多也是通过减少睡眠时间从而腾出早上的时间来做一些事情。

而事实上,只有当我们得到了足够且高质量的睡眠,无论是身体还是思维都才能更有效地运转。

《超级精力管理术》里建议我们:

每天保证6-8小时睡眠时间;睡前尽量不要工作或上网,让自己放松下来;睡前不要摄入咖啡因和酒(微醺真的并没有有助于你的睡眠质量,尤其是后半夜)

如果你愿意将思考精力与睡眠的关系,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去体会,逐渐的你一定会明白:即便是每一次打了鸡血后,也真的不需要通过减少睡眠去成就点什么。

因为减少了睡眠而多出来的时间里,你也未必能够拥有足够的思维和体能状态真的去做好些什么,或者持久地做些什么。

即使你每一次从无尽疲惫的加班状态中解脱后,你也不愿只通过超长的睡眠来补充体力。

你会明白,足够质量的睡眠就能够带给你一定程度的体能恢复,而全方位的休息与放松,还需要安排一些时间做适量的运动、见一见想见的人、投入一个让你忘掉压力的爱好。

运动

其实运动根本不用多说,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运动的长期价值。但是即便如此,大部分人还是几乎不锻炼。

原因也很简单,真的运动起来需要我们踏出舒适区,体验不适的感觉,并且这样“不适状态下的运动”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会见效。

受到人短视与自动寻求舒适的本性限制,大多数人在看到明显的效果之前就放弃了。

今天我想说的是,我们并不是人人都要成为马拉松跑者,参加健身选美,成为体能冠军。我们根本不需要给自己订过高的运动计划。

有时候,甚至只是每天一个俯卧撑就能让你的生活变得大不一样。

当我们不对健身和运动的效果有太过分的期待,只是将它当做日常的一个简单的环节,那它则很有可能想呼吸一样自然地持续每一天伴随我们。

就比如《微习惯》的作者就是从给自己设定“每天一个俯卧撑”开始,做到了后面一天个俯卧撑。

他从头至尾的真实目标就只是“每天一个俯卧撑”,以少量到没办法做不到的任务来要求自己务必完成。

至于超额完成的部分,那都是附加值。有状态的时候就超额,而再辛苦的时候你依旧能保持这种持续运动的状态。

这样的状态,与给自己设定“每天个俯卧撑”但从来坚持不到三天并在内心觉得自己毫无毅力根本无法坚持运动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你也愿意拥有更充沛的精力而付出一些额外的努力,给自己培养这样一个微习惯,未必不是一个好主意。

阅读

精力管理和阅读有什么关系?

因为,如果不是阅读,我大概永远也不会在我日复一日又惯常的生活中遇到“精力管理”这个概念。

我也不会去了解到自己的精力状态原来有不同的四个维度(身体、思维、情感、意义或者精神),我也不会在这里将自己的所读、所想、所观与所感书写出来。

读书的确可以带给我们很多额外的价值,打开网页也有很多文章在讲怎样读书更有效,读什么书,以及读书怎样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包括我自己的文章)。

但从本质上讲,持续阅读本来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就像运动、就像饮食、就像呼吸一样,从来不需要有太多的目的和技巧。

所以,即便你不是大篇幅的主题阅读,即便你从来不做读书笔记,阅读也永远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不信的话,你去问问那些写读书文章的人,即便是远在自己还没开始写读书文章的时候,即便是我们最初并不知道读书有这番实用价值的时候,即便是别人都笑我们是书呆子的时候,我们依旧是和现在一样在阅读。

03、我们为什么要有意识地生活

所以,于我而言,精力管理就是这样一种自我意识:知道自己当下在如何生活,知道自己最终想要如何生活。

而尽可能地去缩小这两者间的距离,则是我们毕生都将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去生活,而不是按照惯性无意识地跟随感觉生活的理由。

昨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两位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开始创业做自己的工作室独白,文章是这两位姑凉一起写的。

文章的最后她们写到,“十年过后,我们也可以说,我们的二十几岁,每一天过得都充实而有意义。每一天,都是为自己而活着。”

看到这句话,我觉得十分触动。

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能明确感受到自己内心所追随的事情,二十多岁就有能力真的开始做这件事情,二十多岁时可以不受制于太多束缚裹足不前,那是一种多么令人羡慕的美好。

但现实生活就是,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运气、实力和勇气,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大放光彩。

但我们依旧有机会,也有权利,也有力量去把握住当下尚未流逝的每一刻,并在以后的每一天都更有自我知觉地生活。

我不为成为牛逼闪闪的人物。

我只为:平凡如我的人生,如果那十万分之一的运气在人生的中间段果真出现,如果我终于在某一天遇见了让自己内心发热的事情——

那时,我还能保持着充足的身体能量与心里的勇气去追随,即便我不再是年轻的岁数,不再有年轻的身体。

1
查看完整版本: 普通上班族究竟为什么要好好吃饭睡觉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