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饮食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打破在线健身困局,Keep的中国本土解法
TUhjnbcbe - 2024/4/3 8:48:00
北京的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www.znlvye.com/

在刚刚结束的“春响发布会”上,已经成立7年的Keep向外界全面披露了最新战略。简而言之,在横向,以精品内容和硬件迭代,构建“软件+硬件+服务”的业务闭环;在纵向,以家庭场景为中心,提供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

整体来看,这套方法论是基于Keep的健身业务主线,从工具向平台、从内容到服务逐步迈进。作为在线健身领域最早入局、也是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牌,Keep拥有3亿用户的稳固基础盘,并在“科技健身”这一垂直领域抢先形成了强品牌认知。

但与此同时,偏小众的垂类健身内容应该如何走向大众化的讨论始终存在。和游戏、短视频相反,健身天生自带“反沉迷”属性,如何将用户粘性和忠诚度继续保持下去;除了长期用户增长的问题,在商业化方面,流量变现和课程收费以外,是否存在更多可能性?

这也是整个在线健身行业所面临的问题,Keep正在尝试提供一个中国本土解法。

抓住居家健身的关键增长点

疫情之后,用户因为健身房停业和健康焦虑而转为居家健身的消费行为迁徙,让“居家健身”这个垂直赛道迎来了新一轮爆发。年3月之后的10个月里,美国在线健身巨头Peloton股价飙涨了10倍,Keep则在今年1月完成了F轮3.6亿美元巨额融资。

其中最直接的入口就是健身内容。去年10月,苹果推出了AppleFitness+,提供付费在线健身课程;国内的超级猩猩、乐刻等线下健身连锁品牌将教练资源对接到了线上,开设在线训练课程;B站、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视频平台的健身垂类内容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在瑜伽、健身操等轻量级健身内容中。

作为在线健身领域布局时间最长的平台,Keep的内容覆盖更完整、体系化:

一方面,Keep在年全面加大投入官方自制内容、升级精品内容形式,并构建开放平台,大力推动PUGC和品牌机构的内容供给,比如像帕梅拉、周六野这样的头部IP;另一方面,Keep引入了从早8点到晚10点的全天直播,涵盖瑜珈、操课、训练四大类型课程,打造健身房氛围感。

不同企业提供的健身内容所针对的受众不完全重叠。专业健身课程主要面向已经形成健身习惯、并拥有一定专业基础的用户,而综合性平台上的碎片化内容则是为了吸引刚入门的“小白”用户。

以AppleFitness+为例,产品受众主要是“经常训练的健身达人”,强调专业性而非大众化,内容体验延续了苹果一贯的优良质感,但是,对于入门级用户来说,训练师们的动作展示并不足够清晰,也缺少细致讲解,可能会导致用户做错动作,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受伤。

在这一点上,Keep建立的丰富内容矩阵能够确保对不同专业层级的用户实现全覆盖。

举例来说,在Keep的自研官方录播课,对教练的要求是“动作规范”,教练所承担的是类似于“动作模特”的功能,长相、性格、特色被全面弱化,用户感觉是跟着APP工具、AI在练,优点是高效率、减少干扰项,不足之处则是高度依赖用户自律。

而Keep在去年新推出的直播课,则是将教练作为直播课的“灵魂”,在训练全程中提供鼓励和互动,拥有更强烈的人情味和陪伴感;同时,为了让用户跟练时获得和健身房一样的沉浸感,Keep配备了专业的灯光、置景和音响系统,给予用户更多坚持下去的外部动力。

帕梅拉在Keep中国直播首秀

对于国内市场来说,想抓住居家健身的增长点,最关键的是激活占比更大的轻度用户、入门用户的健身习惯。国内健身市场基数大、增长快,但处于相对集中、发展不均的状态,除一二线城市外的广阔市场仍然需要一个教育的过程。

无论是直播课程,还是近年来极为火爆的5-10分钟健身短视频,这些内容的背后诉求都是为了降低尝新门槛,让健身不那么“高难度”,抓住用户对健身产生兴趣的、稍纵即逝的时间窗口,从而扩大整个健身行业的用户容量。

都做健身内容,Keep有何不同?

既然市场上已经有足够丰富的健身内容,Keep有什么过人之处?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中国本土健身环境的特殊性。

《“健康中国”战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18岁以上居民中有83.8%的人从不参加锻炼,经常锻炼(即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至少10分钟)的人仅占11.9%。和发达市场不同,中国本土用户的健身习惯和观念仍然在养成过程中,比如,很多新用户入门时都曾有过“怕动作不当而受伤”、“不知道从何下手”、“坚持不了两天”等问题,更多人在刷到健身视频后“先Mark一下”就再无下文。

因此,“内容”只是吸引用户进入健身市场的重要入口,从“感兴趣”转变为专业重度用户,需要将内容和工具、数据、服务等深度结合,建立让用户可以明确感知的正向反馈。

Keep联合创始人彭唯在春响发布会上提出,Keep未来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是为健身用户提供“更好的运动体验”,而Keep的产品和内容体系就是围绕这一点展开:“当一个用户想运动的时候,他不必费太多心思去设计训练方案,去挑选课程;在训练的过程中,他也有非常棒的运动体验;当训练结束,他得到了很开心的正反馈。如此循环反复,我们帮助他更好的坚持了运动。”

另一方面,健身行业是以人为主的服务行业,不同健身群体中也存在巨大差异。大部分巨头企业虽有用户数据、但缺乏对用户健身习惯的深入分析,仍然使用“统一工具化”的思维,无论是在定制程度还是服务颗粒度上,均不够精细。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罕有能够陪伴用户走完从“健身小白”到“健身达人”一整个生命周期的企业。

基于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过去7年的积累,Keep形成了三点差异化的优势:

第一,区别于碎片内容的体系化内容。Keep平台上拥有由PGC官方内容、PUGC达人内容和海外品牌内容共同构成的“体系化的运动内容”,而综合型平台内容更多依赖于UGC供给。如上文所言,同一用户的不同训练阶段、或是不同专业层级的用户,都能轻松地在Keep上找到与自身需求匹配的内容。第二,沉浸式的运动氛围,以及低门槛、全周期的运动训练指导。用户在Keep上可以非常快速地上手并持续进阶,每个阶段的训练都会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录、分析,并反哺到运动行为上,为用户下一轮运动过程提供指导。第三,挖掘用户需求、迭代内容和服务的能力,推出独家自研课程。比如今年新推出的三个IP课程,着眼点是女性用户的运动体验、差异化燃脂效果和用户深层情感诉求。

“要在健身行业做到头部,用户深入洞察、行业沉淀、创新能力都必不可少,且必须长时间沉浸在行业中。”彭唯在发布会上表示。

根据GWI(全球大健康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中国的健身人口渗透率仅0.8%,距离全球平均的3.7%、欧美发达国家的20%以上,仍有较大差距。这意味着,健身这门生意在未来很长时间里仍然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而疫情开辟了全新的家庭健身场景,把握住这种时代需求、提供匹配的产品和服务,Keep才刚走到中场。

靠知识和服务收费,可能吗?

相比用户量保持稳定增长,在商业化方面,Keep仍然处于一个多元尝试的阶段。

过去几年,Keep的商业化分为好几个阶段:

年以前,Keep的收入主要是付费视频和App会员;

-年,采用“在多元化发展路径”后,Keep进一步拓展到会员、广告和消费品,比如智能硬件、课程同款辅助器械、服装、健康食品等;

年3月,Keep首次宣布实现盈利,当时营收构成分为运动产品、广告、App会员、Keepland四部分,消费品业务规模最大,贡献收入超过一半,VIP课程、智能训练计划等线上业务的利润率最高。

但是,Keep如何走出垂类内容大众化要面临的诸多难题,尤其是早期核心用户在产品和服务“出圈”之后的体验问题,以及未来长期商业化的可持续性,都是外部讨论的焦点。

从“春响”发布会上来看,Keep的商业化思路较之前更加清晰,从业务面来看,主要有三个方向:

第一,知识变现。现在Keep朝着精品化的方向做内容,能够分掉一部分过去用户在线下健身房交会员费的“蛋糕”。第二,硬件收入。比如智能硬件(动感单车、跑步机)、课程同款辅助器械(瑜伽垫,哑铃等)第三,增值服务收费。比如提供从健身内容、健身器材到训练、饮食的会员定制计划。

从Peleton、Tempo、Tonal等国外其他同类产品的商业化情况来看,“硬件+内容+社群”是比较成熟的收费模式,即在硬件的基础上、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在线健身课程来获得持续性的收益,这些公司大多有某个爆款单品,比如Peleton的智能动感单车,tempo的杠铃、哑铃和触摸屏等设备,健身镜的健身镜。内容订阅收入的利润率较高,但硬件产品对收入的贡献度更大。

充满想象力和不确定性的是“服务收费”的部分。服务收费可以分成很多个种类,比如围绕单个用户健身行为延展开的吃、穿、用、练等服务,根据用户详细信息量身定做的训练计划等私教服务。

这对Keep在互联网以外的发展有很高要求:在较大的用户基数下,吃穿用练等垂直领域都可能孵化出一门独立生意,但如果想一次性覆盖用户全面需求,就需要大量行业积淀、供应链资源等等;会员定制服务的根基是产品粘性和增值需求,除了产品始终保持规模增长和高留存率以外,企业还必须具备可持续的创新能力和跨行业协同能力。

除了这些已经看得到的变现模式,未来,在线健身是否可以在“苹果+奈飞”模式外再开辟新的商业化路径?去年,运动服装公司Lululemon以5亿美元收购了智能健身品牌Mirror,这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健身业务和运动消费品之间,或许可以产生新的业务协同效应。

不过,Peleton在年上市后,直到财年第一财季才首次扭亏,但Peleton在用户留存上的表现非常强劲,近三个财年的订阅内容用户流失率月均在0.7%以内,甚至低至0.46%;同样,较高的口碑和高用户留存率也是Tempo持续获得多轮高额融资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Keep的商业化不必过于求成,守住用户基本盘才是关键。

结语

“自律给我自由”,这句家喻户晓的slogan寄托了美好的期待,但真实情况是,不那么自律的用户们在“倒逼”Keep进行内容和服务创新。健身是高成本的,不仅需要投入时间、也需要专业指导,但健身也是高收益的,越来越聪明的消费者将成就一个更大容量、也更成熟的线上健身市场。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破在线健身困局,Keep的中国本土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