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饮食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轻工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关注需求复苏, [复制链接]

1#

(报告出品方/作者:广发证券,曹倩雯、张雨露)

一、家居:估值先于基本面修复,长线看好

(一)回溯22年:地产+消费压力,家居22年基本面下行

1.表现:家居22Q2-3业绩明显承压,定制盈利承压、软体收入降速

家居行业22年整体业绩低迷。我们跟踪的22家主流家具公司,Q1/Q2/Q3平均收入增速分别5%/7%/-10%,季度业绩明显降速,疫后并无明显修复。Q3平均毛利率31%、净利率6%,同降3pct/2pct,盈利能力明显下行,因大宗客户压价、零售新业务盈利拉低等。

定制:22年收入降速、利润分化。收入端,欧派/索菲亚/志邦/金牌22Q2零售收入同比+16%/+11%/+12%/-1%,22Q3同比+8%/+9%/+10%/+4%,持续降速;大宗收入22Q2同比-20%/-1%/-12%/-3%,22Q3同比+2%/-14%/-6%/+43%,低基数下略有收窄,但仍有压力。利润端,大部分利润表现弱于收入,下行周期维持营收需要出让一定利润,费用刚性投放但收入弹性不及预期。

软体:22年内销降速,外销转负。收入端,喜临门/顾家/慕思22Q2内销自主品牌收入同比+20%/-2%/-4%,22Q3同比+14%/+3%/-4%,喜临门领跑但有降速,顾家与慕思内销延续低迷,前期行业景气公司快速扩店,当前部分需要盘整,而且软体消费属性更重,受消费压力更大。外销Q2维持增长但Q3大幅下滑,受制于海外消费压力与下游库存高企。利润端,汇率的快速贬值带来汇兑收益,增厚报表利润,汇率、原材料、海运费等客观因素改善也带来经营利润回暖。

2.原因:疫情+地产+消费多冲压力

家居行业基本面压力,内销主要在于疫情要素、地产交付、消费压力、公司战略调整问题。地产方面,新房仍是当前家居需求的主要来源,而根据统计局数据,22Q1-3新房竣工面积同比-19.6%,明显低于前期预期(广发地产组通过销售推算22年竣工个位数增长,8家房企22年竣工计划同比基本持平),主要系房企资金日益紧张,无法交付或按期交付的问题项目占比提升,叠加疫情等影响工程进度,新房竣工压力较大。而二手房虽有一定韧性,但不贡献主要需求,本身增速也不足以拉起整体家居需求向上。

消费方面,消费降级趋势是影响行业景气的重要潜在因素,疫后收入信心不足,消费意愿受制,储蓄率持续提升。家居兼具消费属性,前期受益于消费升级而有均价提升+头部品牌受益,当前则存在装修延迟或购买单品均价降低等问题,促销款或半价款占比提升,配套产品转向白牌等。

此外,企业在下行周期也存在自身战略的问题。第一,随着基数提升,原有扩张策略效果或有边际减弱,例如套餐推出后若不更新迭代,客单价提升可能遇到一定瓶颈。第二,费用投放意图赋能引流,但疫情催生消费迁移线上、消费降级推动整装打包购买,叠加疫情封控,导致线下零售活动不及预期,战略与行业环境不匹配,费用刚性投放后收入回报不足。第三,上行周期经销商对总部具备正面反馈,而下行周期经销商冲击最大,保本经营意愿下新战略推行意愿可能不强。第四,前期上行周期部分软体企业大幅扩店,行业低迷后存在终端抢流内耗,需要包括关店在内的渠道调整措施,企业经营韧性面临考验。但头部企业及时意识而后策略纠偏,比如欧派调整费用投放,未来预计降本增效;敏华及时调整渠道策略,解决终端内耗问题,进入正向通道。

(二)展望23年:第一阶段,政策催化,估值修复先行

1.地产Q4密集发布政策

22年9月底三条全局性需求端政策出台后,供给端及需求端全局性政策频频出台,以稳定房地产市场。

(1)供给端来看,11月债权融资政策加速改善,股权融资政策超预期发布。交易商协会继续推进并扩大“第二支箭”,中债增加大对民营房企增信服务力度,多家银行与房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其提供意向性授信额度,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境内及境外再融资。对于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提振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2)需求端来看,“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是本轮政策核心主题。根据广发地产组《23年地产策略:雨霁碧空明,云销现长鹰》,本轮一是政策力度是逐步深入的,二是城市范围逐步扩散,三是由于本轮地方自主调节,并不由中央统一落实政策,叠加相对低库存的环境,力度如何精准把控成为各地政府的难题,因此单个城市出台政策的频率较多,单次政策力度也较弱。而根据广发地产组预判,23年政策放松的下限是16年2月的政策环境,即除北上广深三亚5个城市之外,其他城市取消限购,并执行16年2月央行《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首付政策,即不限购城市首套首付25%可下浮5pct,有一套且未结清最低首付30%。此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截至22年11月,各地利率下调城市平均下限为3.88%,为LPR的9折左右,仍有调整空间。

2.地产政策对后周期基本面影响

(1)整体供给端政策可视为长线利好,虽然本轮并非以需求端刺激为主,但长期(3年后)有望传导至后端,且政策可看作对地产明确的态度定调,给以后续需求端政策与数据改善给以更多想象空间。

(2)其中,保交付政策直接推进明年家居基本面,新房交付延迟是22年竣工不及预期的重要原因(年初8家上市房企竣工计划同比基本持平),当前融资改善且保交付优先级高,有望缓解23年竣工压力。而且22Q3部分上市公司工程收入增速已有改善,除基数效应外,也可看作保交付的先验指标。根据广发地产组《23年策略:雨霁碧空明,云销现长鹰》,20-22年因疫情及部分房企违约引发的项目停工的影响,统计局竣工和拟合增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按照20-22年统计局增速推算实际竣工完成量为13.0亿平、14.5亿平、13.0亿平,而通过销售推导的20-22年竣工量分别为15.1亿平、16.0亿平、17.4亿平,未交付缺口/理论竣工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4%、9%、25%。这个比例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疫情对工程进度的影响,二是违约房企项目暂时停工对交付的影响。若不考虑保交付影响,假设23年比例维持25%不变,那么23年竣工同比增速与理论值一致,同比下降8%。而若保交付影响10%的竣工比例,则23年竣工同比增长5%。

(3)需求端政策若有进一步推动,则将利于明年地产销售,对后周期影响更加直接。根据广发地产组《23年策略:雨霁碧空明,云销现长鹰》,中性的政策力度,即二线城市应放尽放,存量及增量贷款利率在当前基础上全年平均下调30bps,房价水平基本稳定,停工断贷问题不进一步扩散,疫情对销售的影响基本与22年相当。此情景下预计23年1-4季度销售面积同比分别为-30%、-12%、+0%、+8%,二季度降幅显著收窄,全年销售面积12.86亿平,同比下降8%。

3.地产政策对家居估值拉动

我们复盘家居板块历史表现,家居板块龙头索菲亚估值与地产销售趋势相对一致。而且在政策密集发布期(例如年、年、年)及其后的地产销售回暖期,板块龙头往往具备超额收益。即使当前大部分政策更偏重供给端,对销售短期不会有明显催化;虽然近年地产商在资金压力下拉长交付周期,销售好转到家居业绩改善有滞后性且愈加明显,但是当期板块估值仍可得到明显提振,因家居需求仍然依赖新房交付,而当前政策总会带来销售改善,进而传导至后端家居,缓解长期行业下行的悲观预期。因此去年底以来,家居板块向上驱动基本来自地产政策与数据。

今年以来家居板块股价下行,主要因业绩预期逐季下移,其次主要基于需求端放松政策推出后,落地力度不足、地产销售无明显起色,市场担忧政策很难生效,因而情绪存在反复。但本轮政策一是定调明确、力度强、节奏快,我们预计市场对政策仍有敏感度,二是保交付政策当前直接影响基本面,且已有落地数据,三是家居板块估值仍然低位,存在上移空间。

(三)展望23年:第二阶段,受益于保交付,B端有望率先复苏

家居企业当前磨底,短期整体未有明显改善,但我们也观察到22Q3大宗业务收入有所改善或降幅收窄,成为基本面亮点。我们预计B端率先且直接受益于保交付政策,直接是因为B端业务直接与竣工相连,很少受消费水平、渠道变化等其他因素影响,率先是因为B端业务前置于竣工数月交付,因而B端可视为保交付的先验指标,第二阶段具备基本面与估值共振。B端业务疫情以来持续受制:20年以来B端业务接连受制,其一,20年以来地产新开盘呈下行趋势,与开发商推盘速度与居民购房意愿有关;其二,精装渗透率提升放缓,因部分城市限价开始包含精装价格,以及低能级城市居民购房能力下降;其三,地产商资金问题开始向上挤压利润和现金流,供应商价格与盈利承压。

特别是是21H2开始,地产商接连资金暴雷,一方面,带来供应商坏账问题,还导致为规避资金风险,主动减少B端供应,另一方面,导致新房交付延迟,或者精装临时改毛坯,B端实际订单进一步下行;再加上而付款条件好、项目推进稳定的头部地产商,供应竞争又日趋激烈,B端家居企业22年大宗收入量价齐跌。

B端业务未来有望好转:前期压制B端的客观因素正在好转,其一,地产商融资环境放松,对上游供应商的账期和盈利风险有望趋弱,改善B端家居盈利水平,缓解对资金问题及商业模式的担忧;其二,地产商融资环境放松,供给端推进其拿地与开工回暖,销售端也有望改善,新开盘整体套数与精装套数长期看触底回暖;其三,保交付直接带来明年竣工增量,短期看B端企业延迟的订单有望改善。分品类看,木门/瓷砖/木地板/卫浴/厨柜等补品配套率接近%,大宗切掉30%+的流量。木门来看,B端规模效应更强,C端因为非标不易做大,江山欧派前期靠绑定地产龙头快速扩产成为行业龙一,当前B端甩掉旧包袱、扩展新客户,同时以低成本高性价比发展家装业务。厨柜来看,C端龙头发展B端品牌优势更强,欧派发展谨慎,B端C端有望齐头并进;志邦大宗占比高业绩稳,恢复弹性较大;金牌靠代理模式规避账期风险,前期逆市增长;皮阿诺被保利资本入股,定制订单有望放量,长期还可发展平台模式。

(四)展望23年:第三阶段,交房+消费改善,C端龙头趋势向上

1.考虑竣工链条传导与消费滞后复苏,C端改善稍后但趋势向上

当前家居基本面磨底,虽然C端的基本面修复较B端稍缓,但仍具备较大弹性。一方面来自保交付对竣工的拉动,另一方面则来自疫情政策变化后,虽然短期可能存在疫后恐慌等担忧,基本面或出现反复,但长期看居民收入信心有望提升,消费环境有望改善,可提升龙头量价。。今年消费降级是影响家居行业潜在的重要因素,虽然家居是地产交付后的刚需,但一方面,消费者买房后资金偏紧,可能推迟交房或装修;另一方面,消费者部分非重点品类可能偏向购买白牌,是家居企业部品配套率提升的一个隐形阻碍,即使是重点品类对品牌仍有诉求,但也会通过例如定制板材五金减配降档、软体购买促销或半价款等方式降低单品均价。

2.龙头α效应凸显,下行周期维持稳健,上行周期弹性较大

行业低迷期家居龙头经营稳健,收入增速较家居社零同比增速高10-15pct,且横向比较其他品类如消费建材等业绩较好。因地产红利期过后行业进入存量竞争,倒逼家居龙头更新模式、细化运营,获取超越行业的成长性。具体的成长路径包括客单价提升(基于整家套餐等套系化销售)、客流量延展(渠道端基于整装拎包拓展和空白城市填补、产品端基于价格带等系列延伸)、转化率改善(加强经销商管控赋能、实现终端精细化运营),从而实现同赛道份额提升+新赛道二次成长。

3.传统渠道:仍有向上张力

(1)套系化销售继续提高客单价

套系化销售是多品类集成在零售渠道的一种呈现形式,代表大家居发展从初期的拓展品类走向当前的打法研究,套系化销售成因,主要基于家居具备同一时点同一渠道一站式购买的特性,而套餐增加的吸引力在于带有设计且风格统一、因信赖品牌而降低选择成本、性价比普遍较高。套系化表现形式,包括通过整装模式打包购买,也包括在零售端直接购买套餐,今年一大活动即从全屋定制走向整家套餐,实现定制+成品的全屋配齐。套系化销售成果,短期看,套餐顺应需求+扩大市场,实现客流提升,同时作为多品类集成的方式,更显著作用是提客单价,索菲亚推行套餐后,Q3客单价提升30%。长期看,一方面套系化还培育消费者心智,转变产品理念和品牌认知,打开龙头成长空间、提高渠道效率;另一方面套系化提高竞争门槛,推套餐需要品牌信赖度、渠道运营能力与供应链管控,小企业很难参与,因而推动竞争的升维。

套系化虽然受众仍存局限性(目前套餐购买消费者占比仍然较低),而且一年维度后客单价提升可能不够明显。但它是一种更低成本、更易掌控的多品类集成,预计仍然会是未来1-2年的主流零售打法,起到改变品牌定位、培育消费者心智作用。而且如果未来产品迭代后,还有客单价提升空间,一方面,若套餐内配套品SKU更加丰富,则可匹配更多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若产品类别进一步扩张,则客单价有望继续提升。

(2)软体等家居仍有扩店空间

软体一方面由于前期渠道布局尚未充分,还存在下沉市场空白布局空间;另一方面,软体家居由于总部话语权强,价格带容易延展(过去集中在中高端,现在想两边延伸)。其中,床垫本身集中度具备提升空间,美国CR4维持60%以上,功能标品集中度阈值高,门店仍有加密与下沉空间,而沙发存在材质/功能/外观等延伸,因而延伸不同系列也具备同城加密空间,从而拓展客户的覆盖面。

(3)细化运营仍在缓慢提高店效

过去跑马圈地粗放发展,经营不触及终端,区域份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销商本身的实力,而当前加强对经销商的管控,同时区域人员扶植弱势经销商的摆场铺货、营销地推(包括整装合作和自播等),终端精细化运营。虽然细化运营是慢变量,整体看效果存在波动,但未来仍具备改善空间。

下行周期逐季来看,头部企业较行业差距有所收窄,一方面,如前所述龙头部分打法不适应下行周期,目前策略也在调整当中,另一方面,龙头经销商实力较强,在下行初期经销商往往承担更多更直接的压力,进而逐季传导至总部带来业绩逐季下行。因而预计上行周期经销商配合度更高,战略落地更易,龙头α效应或更突出。而且保交付利好兑现后,仍然看好C端龙头长期的可持续的成长性。

4.新渠道:增量引流+培育新机遇

当前流量分散化且卖场流量红利消退,家居渠道可延伸整装/拎包/电商等。除总部布局直营电商、大家居总部合作等方式外,经销商自身也在主动引流。我们观察经营稳健的经销商,大多具备较强的引流能动性,一方面在总部帮助下积极自播宣传引流,另一方面在总部引导下与更多整装公司维持合作,从而抓住流量风口,实现自身成长。

(1)整装构筑定制企业二次成长

实为家居与装企相互赋能,合作关系稳固、持续贡献增量。装企产品落地困难,家居企业解决产品痛点(提高性价比+品质把控+丰富SKU),完善交付流程,引流方面可同时借助品牌商的全国性品牌力和装企的前端流量,实现相互引流。

21年欧派/索菲亚/志邦整装业务收入达19/5/3亿元,22年整装仍是龙头增速最快的渠道,起步可视为流量分散化下的自救行为,是随着整装占比提升+定制配套率提升而必须布局的渠道,但当前欧派整装毛利率已超过零售、高基数上仍在高增,显示互相赋能的模式相对优越,且整装带来的成长点较多。不同整装模式均可贡献增量,欧派整装模式践行大家居战略,品牌方攫取更多利润点、合作方产品线更完备、消费者获得更高性价比产品,未来成长空间较大;索菲亚与志邦整装采用与装企总部对接模式,自上而下快速推广且合作往往排他,起步速度快、运营难度小,此外大小企业经销商也与地方小型装企合作,作为客流下滑后的主动出击,整装已成为重要的收入增量来源。

未来整装继续贡献增量,且模式也存在迭代,例如欧派,继续攀岩整装大家居,新模式一,经销商扩大店面、装企合作、引入软装,公司帮扶下做低成本整装延伸;新模式二,与装企在商超合开独立整装大家居店;新模式三,合资自营大家居店,展示公司产品+装企主辅材,装修环节外包但流程由欧派确立。新模式主要基于对装修增项多、产品落地不透明的痛点改善。新的整装模式提高产业链效率、改善消费者体验,同时强化公司主导权、攫取更多利润点、打开整装增长空间。

(2)电商实现C端企业增量引流

电商对偏标品的软体影响更大,契合疫后消费主流趋势,特别疫后以更高的产品性价比与购买便利度实现占比提升。虽然作为新渠道,电商给后来者机会,但家居产品购买低频、供应链简单等性质,导致小企业很难靠电商弯道超车,近年双11与电商销售额,龙头排名已相对固化,龙头具备品牌红利,壁垒逐渐稳固。不同品牌电商表现也存在分化,因为电商向上空间与品类禀赋相关,也需要新零售运营思维、持续的资金支持和经销商的自播引导,才能尽可能实现品牌曝光。一方面,床垫因为更偏标品,在盒装床垫缓解运输问题后线上占比提升,且线上购买更偏性价比且不易受店员引导,因而消费者对品牌诉求更强,集中度更易提升;另一方面,电商渠道存在多元化趋势,平台电商红利边际向下,抖音直播崛起,社区电商也持续发展,全面布局各渠道、积极投入品宣且保持产品营销敏感度的企业,有望在龙头中脱颖而出。

5.长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