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饮食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位下拉和引体向上不一样想拥有傲人的背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高位下拉和引体向上,都属于背部训练中的拉类动作。两者都可以重点刺激背阔肌,也就是增加背部宽度。

很多人容易把这两个动作混为一谈:

有人认为只做高位下拉就可以,毕竟它是“低阶版”的引体向上;有人觉得引体向上是最优动作,不需要安排高位下拉。今天要和大家聊聊这两个动作,因为对于背部训练而言,它们都很重要,而且完全不同。

动作模式不同

我们希望用这两个动作完善背部宽度、刺激背阔肌,首先需要了解背阔肌的结构。

从肌肉解剖图可以看到,放射状扇形,背阔肌起点位于7-12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肋,止于肱骨小结节嵴。用通俗的话讲,它的起点位于腹背部和胸外下侧,而最后都连接到了手臂上。

了解肌肉之后来看下训练动作。下拉也好划船也罢,本质上都是肌肉的收缩、牵引,带动其附着的骨骼发生运动。我们以肌肉的起点和止点位置为基准,肌肉收缩时起点相对固定叫近固定,止点相对固定的叫远固定。

先来看高位下拉。这个动作过程中,我们将腿固定在器械下方,通过背部和手臂肌肉将重量拉向自己。此时主要是肱骨向身体躯干靠近,此时背阔肌的起点相对固定,因此我们说高位下拉是近固定;

反观引体向上。运动过程中,高处的单杠、把手是固定的,双臂努力带动背阔肌向上完成收缩挤压,体现为身体向上提起。这个过程中背阔肌止点相对固定,就是远固定端运动了。

因为运动模式的不同,两个动作同为背阔肌刺激,但发力感受并不相同。个人观点是:

近固定端的高位下拉,在向心阶段(把重量拉下来的时候)背阔肌中下端的挤压感更好;而引体向上在离心阶段(身体向下运动的时候)背阔肌上端的拉伸感更强烈。

如果你看过一些健美运动员的视频,会发现他们把这两个动作放到超级组进行训练,在引体向上之后马上做高位下拉,让背阔肌的不同部分“雨露均沾”。这样的训练方法不适用于新手,下边会讲咱们普通人,如何在背部训练日安排这两个动作。

但看到这里的你一定该知道了:这两个动作不是一回事!两种发力模式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需要在实际训练中仔细体会一下啦~

动作难度不同:

从生理角度看完这两个动作,咱们还得回归到健身房训练。高位下拉能够自由选择配重,所以我们可以从轻到重,随着动作的掌握度越来越高,慢慢升阶,但引体向上就不行了。

引体向上对于大多数初阶训练者而言,有两个明显的弊端:

1、自重引体向上做不了……即便用了助力带和器械,背阔肌也没啥感觉。

2、因为不好做,所以在引体向上时容易耸肩、借力。

自重引体向上做不了,这个很正常。体重偏大、手臂和背部力量较弱、核心收不紧、肩胛骨不能稳定、握力不佳……其中任一部分有点差池,都会影响这个动作的正确性。正因为咱们大家刚开始训练,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所以感受不到背阔肌发力。

除了动作本身有问题,还需要考虑体态带来的影响。如果你在引体向上时发现手臂(尤其是肱二头肌)和上斜方肌感到疲劳,但背阔肌没有发力感,很可能是因为斜方肌上部紧张。

为了避免耸肩、借力导致的背阔肌没有发力感,你要经常放松这部分肌群。

在这里提供一个放松斜方肌的小贴士:大家在生活和工作间隙,可以将头先向左侧倾斜,感受右侧斜方肌有明显的拉伸感,保持20秒后换左侧。同时用手、筋膜枪辅助揉搓,放松紧张的肩颈。

说了这么多,想要做好引体向上,需要动作和体态同时纠正。想要娴熟掌握这个动作,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对新人而言,只做好高位下拉就可以了吗?

不是的!

个人建议:两个动作都要做

健身初期,我们最喜欢听到的是非此即彼的论断,比如饮食中“要吃这个不能吃那个”,训练中“要做这个不能做那个”。

但健身之路最怕顾此失彼,对于建议和观点必须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的建议是:新手两个动作同时学,同时练,当然可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

前期:主要学习高位下拉的动作模式,学会如何在稳定肩胛的前提下激活背阔肌。当你逐渐建立起背部肌肉感受的时候,开始尝试用助力带、器械作为辅助,慢慢学习引体向上这个动作。

中期:两个动作都安排在背部训练日,至于顺序需要你根据个人情况安排。有些人习惯用高位下拉激活,然后以引体向上重点刺激;有些就喜欢直接做引体向上,当感觉到余力不足的时候再转战高位下拉,榨干身体的最后一丝力量;也可以和划船类动作交替进行。

但不要忘记一点:肌肉感受是第一位的。没有感受,就是在浪费时间。

后期:做超级组,将两个动作放到一起刺激背阔肌。

絮叨了这么多,就是希望你能够给这两个动作,同样的重视,也要同步发展这两种动作模式,体会不同动作带来的背阔肌变化。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增加训练频率和训练量,享受背阔肌被激活的感觉,逐渐拥有宽阔的背部线条。

想让肌肉体积有明显的增长,需要的时间长、精力多。即便动作正确、计划得当、刺激到位,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可能看到背部的变化。所以我们说健身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好的效果需要以年为单位呈现。

耐得住寂寞,学得了干货,才能在健身路上取得越来越大的进步。加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